踏出自己的舒適圈
踏出自己的舒適圈
我們經常聽到大家談論如果想要改變自己的生活,必需離開自己的「舒適圈」(comfort zone),嘗試新事物。到底什麼是「舒適圈」呢? 美國韋氏字典的定義為「一個人對所處位置、環境或階段感到自信與舒適。」由此看來,我們的舒適圈並非全然有害,那麼為何需要突破它?
問題的答案也許就在湯瑪斯‧愛迪生的這句話中:「如果我們滿足於現在擁有的事物中,我們便不可能在未來擁有更好的生活。」滿足感本身並非壞事,主要是從此我們停止進步和持續探索就會畫地自限。很多人都意識到自己的舒適圈,從另一角度看來是因為覺得無法完成更大的目標感到害怕而停滯不前。
鞭策自我踏出框架是一個前進的好方法,這其實是有科學依據的。緊鄰舒適圈外的場域稱為「正向焦慮」。在這樣的場域中人們會感到適度的壓力,有利於增加生產力,但卻不會過大到嚴重阻礙其表現 (目前已有不少關於正向焦慮及其重要性的研究) 。
進入正向圈對人的正面影響如下:
- 脫離你的舒適圈能幫助增加生產力。
因為人在舒適的情況下無需思考就能輕鬆完成,讓我們難以盡全力發揮。適中的壓力才有挑戰自我的可能,進而符合更高標準。
- 人生變化不再是難題。
改變在所難免,當你小心冷靜地嘗試各種挑戰而培養出適應的能力時,你已做好準備去面對那些即將你帶離舒適圈的各種變化。
- 嘗試新事物能讓你更有創造力。
打開學習新知新技的大門有著一股力量能以各種不同方式開導、促使你腦力激盪並找出你可能從未想過的問題的解決方式。
脫離舒適圈的簡單方法:
- 改變自己習慣做事情的方式。在喜歡的餐廳裡點不一樣的食物。和他人約出來見面取代以電話聯絡。每天以不一樣的路線回家。試著從不同的角度端看自己的生活。
- 如果很難主動和陌生人交談,試著從打招呼開始。
- 學習新能力。是否一直都很想學習外語或者彈奏一種樂器?立即開始,挑戰自己。
- 造訪不同地方。不論是住家附近沒去過的巷弄還是不同國家,往別處走走最能讓你打開眼界看見新觀點。